行业动态

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是减少消防战斗伤亡的必要举措

2021-06-24   浏览次数:5266




《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是减少消防战斗伤亡的必要举措》




撰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科技装备专委会

秘书长 常建



2018 年 11 月 9 日,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党中央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灾害事故特点、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举措。



随着消防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坚持战斗力标准和队伍转型升级,提升部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切实担负起应急。因此,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救援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始终对党忠诚,做到纪律严明,敢于赴汤蹈火,永远竭诚为民,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为进一步深化应用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建设成果,尤其是以灭火救援系统建设为核心的调度指挥平台应用,结合北京凌天特种机器人日常工作实际和运用实践,先对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的重要性及消防基层队伍的单兵智能终端应用提出了个人建议。



一、背景需求,提升全社会应急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


近年来,各类消防事故日益严峻,小到居民社区,大到工厂车间, 消防安全都成为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全安的头等大事。从城市角度出发,“城市公共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涵盖了城市消防安全,从而“智慧消防”可视作“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认智慧消防建设需求有哪些, 才能够精准施策。以大型石化储罐火灾为例,此类火灾致害成因多、经济损失高、影响范围广、扑救难度极大,传统泡沫灭火技术的灭火效能尚不能完全满足实战需求。



2021 年 4 月 22 日,上海市金山区某企业厂房发生火灾,造成 8 名人员牺牲,其中 6 名为企业相关人员,2 名为消防救援人员。现场善后清理工作正在抓紧开展,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一周前的 4 月 16 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某储能电站南区发生火灾。经当地应急部门的快速处置,明火被彻底扑灭,此次事故造成 2 名消防员牺牲,电站内 1 名员工失联。京沪不到一星期接连发生消防救援人员牺牲事件,造成重大的经济社会损失, 影响深远。



(全地形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因此,统筹安全与救援,减少救援人员伤亡,是对消防部队的本质要求从社会分工上讲,消防是工作,消防员是一种工种,因此,消防救援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作业,要求消防救援过程本质安全,是贯彻安全生产条例、消防法的底限要求,甚至是更高要求。要认识到消防战斗也是安全生产,少伤亡零伤亡是消防救援部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践行消防救援新发展理念,实现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消防工作必须遵循统筹安全与救援的原则,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提升全社会应急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理清思路,充分认识新阶段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当下,消防工作处于新发展阶段,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增强忧患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 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防止经济压力和社会问题的双向传导和相互强化,实现更为安全的应急发展。


(大流量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


(一)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非传统性消防安全面临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得救援工作不仅面临传统性消防安全问题,更遇到了一系列非传统性的消防安全新问题,消防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防爆消防高倍数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



(防爆消防中倍泡沫灭火侦察机器人)



随着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电动汽车保有量屡创新高,锂电池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大家熟知的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甚至公共场所的取号机都使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也导致动力锂电池火灾呈多发态势。


锂电池火灾在目前还难以在技术上完全防范,因其制造工艺、材料、环境影响,短期内仍难以完全控制热失控事故,好有爆炸的风险。此时用干粉灭火器无法奏效,只可用大量的水去降温。


锂电池及锂离子电池是项伟大的技术,必将为全球电能的存储和供应带来巨大的变化和贡献。尽管如此,其带来的火灾(爆炸)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和灭火措施,用于降低该风险,提升安全性。


可以说,锂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由于储存着很大的能量,火灾和爆炸风险非常高。无论是储能行业的大型电池,还是电动新能源领域的电池,还是更小的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池,都具备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在整个电池的生命周期,都应考虑合理的防火灭火措施。这也给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电池制造业、运输物流、仓储管理和电池应用。对于从事风控和消防行业的同仁来说,如何量化这个风险,如何针对危险进行有效保护,都成为新的挑战。


(二)自然灾害频发,给传统应急救援带来新挑战


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 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 175 亿立方米,而森林覆盖率提高,也带来了森林消防的难题。由于森林环境的特殊性,很难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导致救援工作拖延。


森林大火受风向影响较大,对于现场救援人员来说,难以察觉火势的整体发展趋势。部分救援装备很难适应山岳、峡谷、沟壑等复杂地形,无法有效规避道路障碍。另外,灾情区域的救援人员普遍会面临通讯受阻的情况。



每年六月份,全国大部分城市进入汛期,城乡人口的增加,气象复杂多变,导致洪涝灾害水域救援难度提升。强降雨使得水体流速快、压力大,在流经不同地形有障碍物阻挡时,会形成复杂的水流形态, 给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呈现各地区灾害种类不一,不同灾害事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导致次生、衍生灾害增多且呈现耦合、叠加态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安全生产事故与自然灾害重叠,比如四川木里火灾,是雷击导致电网起火,而电网火灾迅速蔓延成森林火灾,导致自然灾害发生。


三、加大智能装备运用,常规传统应急救援装备难以应付新灾害


随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成立,消防救援职能已从单一的火灾扑救、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向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性消防救援转变。除火灾扑救外,消防救援任务拓展为石油化工事故、交通运输事故、水域事故、山岳事故、气象灾害、洪水灾害、地震灾害等灾害事故的救援处置。



(消防单兵侦察机器人)


(消防救援单兵全向侦察机器人)



(一)加快高精尖装备研发,有效提升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条件


职能任务拓展对消防救援装备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常规传统装备难以应付新灾害。比如近期北京市丰台区发生了储能电站火灾,灭火水枪、传统的消防车无法解决此类灾害。因此,加快高精尖装备研发,推进配齐各类领域性、专业性、方向性的救援装备,是有效提升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条件。


新技术发展,为机器人等无人化装备在消防救援作业提供了智能化实用化基础以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消防机器人在智能化,实用化,集群化,轻量化有了快速提高,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也降低了使用机器人的成本,为先进适用的消防机器人配备到消防救援部队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无人化装备救援,已成为解决应急安全的必然选择


无人化装备相关的平台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等各方面均有较大进展,有力地支撑着无人化装备的飞速发展。一旦 5G 技术全面覆盖,无人化装备的应用将呈几何级增长。“平台无人、系统有人” 的救援手段已成为解决应急安全的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着重发展特殊环境下作业的特种机器人,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对无人装备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新兴技术应用使消防机器人等无人化装备在消防救援中起到决定作用。



机器人赋能消防救援各个作业,以侦检救生侦察机器人为例,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广泛使用于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不断增多的油品燃气、毒气泄漏爆炸、隧道、地铁坍塌等灾害隐患多发地,具备灭火、音视频侦察、有毒有害气体侦察、灾区环境侦察等功能。



(三)实战化训练,是消防机器人形成战斗力的保障


目前消防队伍装备配备不成体系,高精尖装备只在部分总队、支队配置,很多基层班组缺少先进机器人,要加快推进消防救援装备提档升级,推动传统装备保障模式向实战化、精准化装备保障模式转型, 使专业装备保障实现从有到全、由专而精的跨越。


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为代表的应急装备企业,开发了系列化消防机器人,形成灭火机器人,侦察机器人,排烟机器人,干粉灭火机器人,细水雾机器人,破拆机器人,跟随物资运输保障机器人,单兵侦察机器人,排涝机器人,水上机器人,水下机器人,自展式水域救援机器人等几十种型号产品,这些装备的配备, 将有力提高消防队伍的战斗能力形成,减少事故对消防救援伤亡。


(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



(防爆消防排烟侦察机器人)



(消防干粉灭火机器人)



(RXR-Q100D 消防智能细水雾灭火机器人)



(破拆机器人)



(排涝机器人)



(水域救援遥控救生机器人)


(无线遥控智能动力救生圈)



(水下机器人)



(四)建言献策,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


班组作为森林灭火行动力量构成的最小单元,一直是森林灭火行动中克敌制胜的关键力量。为不断提升指战员灭火技战术水平,强化指战员“以水灭火”理念,必须加强对新装备的运用。实现个人技能与班组战斗同步,有效促进战斗小组整体战斗力跃升。


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迅速提升当兵技术,智能化装备一般都具备操作便捷、快速且精准的功能,针对部分队员实战经验少、作战时摸不准火情、遇火恐慌等实际问题,把新装备的技能操作常识快速普及,可以有效提升训练质量的着力点。引导指战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做到不盲目指挥、不违规作业、不冒险行动。通过组织全员施训,营造实战氛围,有效提高队员专业化知识水平和应对火场突发情况的能力。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将消防机器人配备到班组甚至是单兵个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用消防机器人代替和补充目前的消防救援力量,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形成战斗力,快速、高效地扑灭各类火灾,特别是特大恶性火灾事故,大大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于作者:

常建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科技装备专委会 秘书长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安科工(北京)应急技术研究院 院长

中关村应急产业创新平台 理事长

北京市通州区科协副主席

煤炭工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气体检测及救护设备分会 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全国安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特种机器人,消防机器人,消防装备,智能应急装备的研发

专著完成《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专著

荣获北京市通州区第三届科技创新人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计划”两高人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军人才

取得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主持原国家安监总局的科技项目5项、主持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通州区科委科技项目3项

主持研发的消防机器人等4款装备被应急管理部列入关键技术装备


联系人:伦总 13301315363


上一篇: 如何选择一款品质优良的电动U型救生圈?

下一篇: 【新品发布】5G智能执法记录仪,远程指挥调度,IP68防护,更多功能等你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