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四川省森林草原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提出到今年底,全省116个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的县(市、区)建队率达到85%,其中36个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县(市、区)建队率达到100%。
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专项整治工作由四川省林草局牵头,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应急管理厅、森林消防总队等为责任单位。
地方专业扑火队在属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专门从事森林草原防火和初期火灾扑救。该省高危区、高风险区的县(市、区)原则上分别组建不低于100人、50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森林草原火灾高发地的县(市、区),地方专业扑火队可实施分散靠前驻防。高危区采取全队常年驻防方式或骨干队员常年驻防、普通队员防火期集中驻防方式。
地方专业扑火队将突出队伍建设的地方性,统一各县级地方专业扑火队名称为“××县(市、区)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 人员规模大或驻点多的县(市、区)可以设立分队。森林草原火灾高发地根据需要建立乡镇扑火队伍。
地方专业扑火队队员以合同聘用为主体,队伍常年驻防与季节驻防相结合。地方专业扑火队队员按照就近就地原则招聘,优先考虑森林消防队伍转业人员、消防救援队伍转业人员、退役军人、民兵以及熟悉当地林情草情、地形、气候的人员。地方专业扑火队员驻防期间的工资或补助,由地方政府参考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地方财力等情况合理确定。
方案强调,要全面细化队伍建、管、养、用等方面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标准体系,各地要建立健全地方专业扑火队伍考核和奖励机制,将为地方专业扑火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纳入各县(市、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内容。
方案明确,将注重配置适合高山峡谷地区的装备;提升消防头盔、灭火防护服、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质量,配备帐篷、睡袋、压缩干粮等个人辅助装备;加强地方专业扑火队的车辆配备,指挥车、运兵车、防火工具车按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管理并统一标识;加强与消防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开展森林草原火灾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灭火材料及装备研究,在高山峡谷地区、干热河谷地带等高火险区进行示范应用研究,推广适合当地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的专属装备。
方案要求,根据不同地形、气候、林相、水资源等条件,常态化、系统化开展森林草原火灾基础知识、安全知识、避险知识、基本体能等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培训;加强实战演练,推进联防联训联动,建设培训基地,针对该省“三州一市”高危区,组织相关专家,总结一线经验,编写务实管用的地方专业扑火队实用技战术、基层防灭火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方案明确,计划到2021年4月,组(改)建后的队伍初步实现力量规模合理、能力素质优良、队伍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健全、保障措施完善。
原链接:https://4m.cn/1mLco
#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