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消防员 化学防护服 应用方法
1引言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CPE)是消防员在处置化学事故时穿着的防护服装,源于军用核、生化防护服(NBC),设计的初衷是防止包括化学制剂和有毒工业化学品的蒸气、气体、液体和微小颗粒渗透对人体的侵害[1]。它可保护穿着者的头部、躯干、手臂和腿等部位免受化学品的侵害,不适用于灭火以及处置涉及放射性物品、液化气体、低温液体危险物品和爆炸性气体的事故。
在处置各类化学事件时,消防战士面临的是有毒、有害或者是易燃易爆品、化学品 。很多场合下,消防战士进入的是未知危险程度的作业环境,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许多化学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及皮肤都会有直接腐蚀危害作用,或者通过皮肤吸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或者由于接触化学品造成皮炎、过敏等病症。其危害程度可能使消防战士致病、致残甚至危及生命。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是消防员处置化学事件时必须穿着的个人防护服装。因此,消防员化学防护服在消防、紧急救援等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消防部队在化学危险品环境中开展灭火和抢险救援作业必备的防护器材。
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或者可能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已经达到800万种,与复杂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应的是科学家对绝大多数危险品与人类皮肤直接接触后的毒副作用知之甚少。尤其在化学品事故现场,每种化学品所反映的化学特性不尽相同,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案也不相同。消防部门在使用选择化学防护服时还是基于传统的观念,不知道应向生产或销售化学防护服装的企业要求他们提供有关产品的详细技术手册或培训,熟悉了解化学防护服的特性,选择、使用、维护保养、检测的信息,以及配套产品、安全警告信息等。本文从化学防护服的分类和主要性能出发,提出消防员化学防护服的应用方法。
2消防员化学防护服的分类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种类繁多,分类没有明确规定[2]。按照面料类型分成有限次使用、重复使用、选择吸附等三类;按照款式分成分体式、连体式和全封闭式;按照接缝结构分成锁边缝合、包缝、超声波热熔、防化胶条密封、胶条密封缝线等;按照呼吸器具佩戴方式和类型分成空气呼吸器内置化学防护服、空气呼吸器外置化学防护服、长管式呼吸器化学防护服;按照化学品的危险程度,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可分为气密型防护(一级)和液体喷溅致密型防护(二级)两个等级。
GA 770—2008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3]中明确给出了消防员化学防护服的主要技术性能。其中一级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是消防员在短时间内处置高浓度、强渗透性气体化学品事件中穿着的化学防护服装,穿着该套服装可以进入无氧、缺氧和氨气、氯气、烟气等气体现场,汽油、丙酮、醋酸乙酯、苯、甲苯等有机介质气体现场以及硫酸、盐酸、硝酸、氨水、氢氧化钠等腐蚀性液体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二级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是消防员处置液态化学危险品和腐蚀性物品以及缺氧现场环境下实施救援任务时穿着的化学防护服,为消防员身处含飞溅液体和微粒的环境中提供最低防护等级。能防止液体渗透,但不能防止蒸气或气体渗透。
3消防员化学防护服的面料类型
最初的防化服材料选用干性油布,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逐步改用合成橡胶涂层或塑料薄膜。第一次将活性炭用于防化技术中是在1916年,俄国化学家谢林斯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有眼窗的防毒面具。直到20世纪60年代,活性炭涂层织物研制成功,透气性防化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国开始了活性炭在防化服制造中的广泛应用。目前市场销售的防护服主要存在有限次使用、重复使用、选择吸附等三种类型防护服面料,具体见表1。
表1化学防护服面料类型
种类 |
重复使用服装 |
有限次使用服装 |
选择吸附服装
|
技术 |
由橡胶或热塑性材料制成 |
通常是无纺布/薄膜复合材料 |
由活性炭涂层织物制成 |
使用次数
|
能再次使用或重复使用, 可重复使 用防护服在再次使用前需要进行彻 底有效地消除污染,并要进行检测。 |
一定的使用期,受服装性能的限制, 可多次穿着, 当受到沾染或损坏后 应当弃用。 |
采用表面和内部含有活性炭或活性 炭纤维制成的防毒织物, 具有超强 的吸附性能,可防护多种毒剂(化学、 生物和核污染)的侵害,无刺激,有 效期长。 |
化学防护性
|
高端产品对有限几种化学品有好的 防护性, 低端产品往往缺乏数据支持。 |
高端产品有针对数百种化学品的防 渗透数据 |
穿着寿命长, 对重大化学武器可多 次防护;储存寿命至少 25 年,穿着 训练后能洗涤,且不损失防护性能。 |
舒适性 |
服装重,容易热累积。 |
轻巧,更舒适,作业效率高。 |
透气性能好,更加舒适。 |
物理强度 |
强度好,耐撕裂、耐磨,重量高。
|
高端产品具有优秀的物理性质和耐 用性,但低端产品的耐用性较低。 |
纤维状活性炭强度差、不耐洗
|
成本和管理
|
初期采购成本高, 有维护保养和洗 消等隐性成本, 可重复使用防化服 要求正确的储存、测试及保养。 |
初期采购成本较低,没有洗消、保养 维护成本。 |
初期采购成本高,可重复使用。 |
化学品接触到服装时,通常利用织物上孔穿过、分子形式渗透织物两种方式侵害人体。而有限次使用、重复使用两种面料主要采用隔离的方式来进行防护,不能有效地使人体产生的汗液和热量向外散发,不适于长时间进行各种灭火救援行动的官兵使用。选择吸附型面料依靠防油—吸附或铺展—防液渗透—吸附的防毒机理,使防化服在防毒的同时准许人体产生的汗液蒸气和热量向外散发,既满足防护性能要求又满足穿着舒适性的要求[4]。
4化学防护服的选用方法
4.1灾害现场防护等级判断方法
(1)消防救援人员在接到出警任务后,在赶往事故现场的途中应向调度指挥中心询问清楚危害品的种类,确定其危害特性,以便及早做好处置预案和救援人员的防护等级。
(2)到达现场后在没确定具体化学品的性质时,侦察人员应选择最高级防护(一级防护) 进行侦察,根据泄漏情况及时、恰当地划定警戒区。同时可通过询问知情人员或驾驶员/押运员(一般危险货物运输车有俩人组成,一名为司机一名为押运人员,押运人员一般都对本车拉运的化学危险品的品类、危险特性、处置方法都有所了解)确定化学品的性质。
(3)通过化学品的标志图案或联合国编号查阅相关手册确定化学品的性质。
(4)查找车身上的危险品信号(告示牌、两侧的喷涂标记“毒”“爆”字样)。
(5)通过查阅随车文件(运输单证、运单、危险货物鉴定表)等。
(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7)产品包装上的信息(化学品安全标签)。
4.2选择合适化学防护服的方法
(1)依据相关信息判断有毒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尤其要确定其毒性、腐蚀性和挥发性等特性),根据灾害现场防护等级判断方法确定灾害等级,从而确定化学防护服穿戴的环境,需要保护人体部位,选择佩戴的防护器具,具体见表2。
表2灾害现场应佩戴的防护器具
灾害等级 |
穿戴环境 |
保护部位 |
佩戴防护器具 |
A |
(1)空气中浓度达到对生命或健康立即产生危害,通过 皮肤进入 (2)极 有可能溅到 ,浸入或暴露于意外的化学物 ,对皮 肤有损伤或能通过皮肤吸收 (3)现场通风条件差,气体或高蒸气压的液体对皮肤有害 (4)易燃物质环境,现场可燃气体环境可控制 |
皮 肤 、 眼 睛、呼吸系 统防护 |
(1)提供呼吸气体 (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式 呼吸器) (2)全密封化学防护服 (3)双重抗化学物质手套 (4)防切割手套 (5)抗化学物质的长靴 (6)可选头部和听力防护
|
B |
(1)在该空气呼吸时,空气中浓度达到对生命或健康立 即产生危害 (2)对皮肤无害环境(含经皮肤吸收) (3)缺氧环境 (4)接触性质和浓度已知的物质 (5)进入未知环境的最低保护级别,需要和空气检测设 备一起使用 (6)采用连体服时需要确认外露装备不需要防护 |
皮 肤 、 眼 睛、呼吸系 统防护 |
(1)提供呼吸气体 (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式 呼吸器) (2)防化学物质、防溅服装 (3)内部和外部化学手套 (4)抗化学物质长靴 (5)可选头部和听力防护
|
C |
(1)化学污染物不会对暴露的皮肤造成损害 (2)氧气浓度为 19.5%~23.5% (3)化学物已知 (4)空气中有害物质在呼吸防护因子控制范围内 |
皮肤、液体 溅 出 防 护 和 低 级 别 呼吸防护 |
(1)空气净化呼吸器(防毒面罩等) (2)抗化学物质衣服 (3)内部和外部化学手套 (4)抗化学物质长靴 (5)可选头部和听力防护
|
D |
(1)大气中无已知有害气体 (2)工作中无液体飞溅,无侵入液体或接触任何有害化 学物质的可能 |
无 呼 吸 防 护、轻微皮 肤防护 |
(1)服装 (2)化学手套 (3)化学长靴 (4)安全眼镜或风镜 |
(2)确定化学防护服的类型。根据表1中三种类型防护面料特性,确定化学防护服的类型。
(3)确定面料的防护性能。这里主要考虑防化服的物理强度(拉抻、撕破、顶破强度)和化学防护性(穿透、渗透性能)。
(4)确定防护服装的设计。这里主要考虑防化服的款式、接缝方式和尺寸等问题。
5化学防护服的使用主要事项
穿着人员使用前应了解一级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使用范围。穿着过程中必须有人帮助才能完成。脱卸过程必须由辅助人员协助和监护。穿着人员需经训练,熟悉穿着、脱卸及使用要点。使用中,服装不得与火焰以及熔化物直接接触;不得与尖锐物接触,避免扎破、损坏。使用前必须进行下列检查:
(1)手套和胶靴安装是否正确;
(2)服装里外是否被污染;
(3)服装面料和连接部位是否有孔洞、破裂;
(4)密封拉链操作是否正常,滑动状态是否良好;
(5)超压排气阀是否损坏,膜片工作是否正常;
(6)视窗是否损坏,是否涂上保明液(涂保明液的视窗应不上雾);
(7)整套服装气密性是否良好。
二级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不得与火焰及熔化物直接接触。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服装有无破损,如有破损,严禁使用。使用时,必须注意头罩与面具的面罩紧密配合,颈扣带、胸部的大白扣必须扣紧,以保证颈部、胸部气密。腰带必须收紧,以减少运动时的“风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