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柔软舒适的玻纤布,扑上蹿出的火苗,很快就会火熄烟灭,赢得“神奇灭火毯”之誉。这种灭火毯出自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大公式镇90后小伙于海洋之手。
前不久,于海洋的灭火毯创业项目荣获“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市第四届创业富民大赛第二名。
一则火灾报道打开创业思路
12月15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大公式镇的泰州市中盛玻纤制品有限公司。刚起床的于海洋拿毛巾洗脸的间隙,竟然连续接到广东、辽宁等地几位客户的订货电话。
于海洋告诉记者,这些订货的客户都是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上看到“神奇灭火毯”,主动打电话订货。“现在,我们仅做电话订单都来不及。”于海洋说。
1990年出生的于海洋,2013年从江苏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被上海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聘用。于海洋说,上海工作期间,一次放假回家,他看到家乡电视台播了一则新闻,大致内容是,一位老太在厨房炒菜时,蹿起的火苗引燃了排烟管内壁累积的油污。家里没有灭火器,老太手忙脚乱,大火蔓延开来。好在邻居闻声赶来,救老太出去,不过,厨房却被大火烧毁了。
当时,于海洋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老太手头有个灭火的东西,及时灭掉火苗,损失就会小得多。他联想到母亲厂里生产的玻纤布,玻纤布的特点是阻燃、防火、耐高温。“如果把玻纤布加工成一种使用方便、美观漂亮的灭火工具,起到家庭灭火器的作用,那该多好啊。”
于海洋萌生了辞职回家创业的念头。家人多数表示反对,年迈的爷爷特意赶到上海劝阻于海洋:“你爸爸在外搞工程,妈妈办厂多年,家里不缺钱。你难得这么安稳的工作,又在大城市,年轻人不能头脑发热。”
“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创业固然辛苦有风险,一旦成了,不仅自己有成就感,还能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于海洋说,现代家庭厨房很少备用灭火器,因为灭火器放在厨房里,占地方又不美观,且老人和小孩使用不便。“如果用玻纤布做成一种适合家庭用的灭火器,一定很有市场。”
于海洋的创业计划得到了母亲江爱琴的支持。江爱琴帮助调研了市场,认为儿子的想法行之有效,她支持儿子创业,并设法说服丈夫、公公和婆婆。
反复试验研制出“灭火毯”
2013年10月,于海洋放弃优厚待遇,在家人和亲友帮助下,多方筹资100多万元,注册成立泰州市中盛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于海洋首批招聘20多名员工,从母亲创办的企业里买来玻纤布,简单加工后,剪裁成各种形状和规格,命名“灭火毯”。厨房里,于海洋故意调大调高灶头的火,拿着大小不等的“灭火毯”反复试验。他嫌火不够大,又在灶头上方放上易燃物,待火膨胀开来,就拿“灭火毯”扑,常常呛得泪流满面。有几次,还被火烧到了头发和衣服。
经过反复试验,于海洋发现,正方形的“灭火毯”拿在手上扑火时最顺手。他又做了不同厚度、多种规格的“灭火毯”,请来家庭主妇和老人小孩试用,结果定下厚1毫米、边长1.2米、1.5米,厚0.43毫米、边长1米、1.2米等几种规格。
于海洋还请来高级设计师,在灭火毯下方,对称装上两根小拉带,并制作了小巧美观的红色长方形PPC袋,表面图文并茂印上使用说明和适用范围。PPC袋套装折叠好的灭火毯,悬挂在厨房墙壁上,既不占空间又环保美观。遇到蹿起的火苗,只要轻轻拉带,灭火毯就滑到手上,迅速抖开,覆盖火焰,直至熄灭。
两个月后,灭火毯正式投放市场。于海洋本着“价廉物美、薄利多销”的原则,定了较低的价格。如厚0.43毫米、边长1米的灭火毯仅卖10.5元。于海洋借助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上展示和销售,灭火毯很快火爆市场。
一次退货催生产品升级
于海洋诚信经营,即使向母亲厂里买原料,也从不欠账。接到急的订货电话,于海洋和妻子吃住车间,与工人一起干,通宵达旦,确保按时交货。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2015年初,于海洋接到一家外贸公司的订单,货值20多万元。于海洋带领员工苦战七天七夜,辛辛苦苦加工出来的产品,发货后竟被退回。原因是表面有毛刺,不精细,缺乏舒适感。
于海洋想起退货的一幕,至今仍有些心酸:本来资金就紧张,仓库里又积压了不少货。当时,心里难受极了,欲哭无泪。
危难之时,母亲提醒他,“辩证地看,退货其实是件好事,能帮助提高产品质量。说白了还是那句老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于海洋茅塞顿开,背着灭火毯回到母校,请教教授,拜访博士生师兄,解决灭火毯的手感问题。于海洋带着教授给的“秘方”,回厂给灭火毯做表面涂层处理,历经一年多时间,终于研制出光滑柔软、舒适环保的灭火毯,并顺利通过CE欧盟认证。现在,中盛公司生产的灭火毯远销德国、英国、美国、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及国内20多个省市,年纳税销售近千万元,广泛应用于家庭厨房、宾馆、娱乐场所、加油站等容易引起火灾的场所。
江爱琴说,儿子创业成功,对她的玻纤布企业也带来利好,灭火毯生产需要大量玻纤布,她的厂原先产值仅五六百万元,如今翻了一番。
于海洋表示,下一步,他会根据市场需求,将灭火毯制作成防火服、帽子、围兜等,让更多灭火毯制品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