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惊!解放军研制毒液吸取器 被毒蛇咬伤无需人工吸取

2016-07-21   浏览次数:4851

图为该集团军某师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后,官兵迅速组织物资装载。


今日“粮草官”,如何抵达明日战场

——第五十四集团军探索现代作战条件下后勤战备建设纪实

兵法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现代战争样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如果把战斗力建设比作一把“胜战之刃”,那么后勤战备建设则是它的刀柄,必须量身打造、精心谋划、创新效能。

今年年初以来,第54集团军着眼新型陆军作战特点,扭住“整建制拉动后勤工作”这个牛鼻子,持续探索现代作战条件下后勤战备建设的发展路径,加快实现保障能力质的飞跃。日前,中部战区陆军在该集团军召开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

从人力搬运到滑道推装,单车物资装载效率大幅提升——

“以快吃慢”,储备型后勤向速度型后勤“华丽转身”

“装载××箱给养器材单元、×箱战备被装,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粮草官”的提问,该集团军某炮兵团上士侯洪说:“过去全排都上,需要20多分钟;如今只需5名战士,最多3分钟!”

单车物资装载效率何以大幅提升?在该团整建制拉动物资装载现场,侯洪向记者作了演示:所有物资已事先分门别类、装箱入笼,战士们迅速将四脚安装了“滑轮”的箱笼,沿着一条轨道推送上车,再使用扣锁加以固定,整车装载一气呵成,仅用时2分58秒。

该集团军后勤部部长熊孝忠说:“信息化战争‘以快吃慢’的制胜机理要求我们,后勤保障必须由储备型向速度型转变,才能确保每一次行动都能实现快速精准保障!”

为彻底解决物资装载效率低的问题,他们区分“携行”“运行”两种物资类型,引入“箱笼化、托盘化、货架化”仓储模式,箱笼主要装载络车、线盘等不宜固定物资;货架主要放置生食、军用速食等零散物资;针对桶装油料、小型电机等体积大、搬运难的特种物资,则采用托盘化储存。

侯洪介绍说,每个箱笼的宽度都必须小于车厢宽度的1/2,既能保证车尾两侧能同时装载,又能在车内留出过道便于捆绑操作。

此外,该集团军还提倡战备物资精细化储备,全面掌握库存量、携行量、运行量、一日作战消耗量、一日物资补充量等“五量”现状,做到“大宗物资按单位分类储备、小型物资按箱组集装存放、日用物资按协议由商户代储”,确保各级各类战备物资品种齐全、补充及时、随时装载。

从特种车辆到专用螺丝钉,战场所需物资装备一应俱全——

“以精胜粗”,全要素保障告别“缺枪少弹”

7月上旬,在某机步团一次战备拉动考核后方指挥所的行军梯队中,出现了几个全新“面孔”:医疗器材车、重伤急救车、伤员运输车……

“按照战时编组要求,这些车辆必须确保全要素出动。”该团卫生队队长刘庆军告诉记者,由于战伤性质不同,所需的抢救设施和车内配置也不尽相同,此次拉动共派出5辆卫勤装备,分别用于不同类型伤员的转运和救治。

曾几何时,该团一些特种装备因保养维护复杂常被“束之高阁”。然而,一次实战演习的尴尬遭遇,让他们重新思考——“立刻转移24名伤员至后方医院……”接到导调组指令后,该团能够出动的只有1辆野战救护车,根本无法满足转运需要。

“不是装备‘派不上用场’,而是后勤战备建设没有‘对接’战场。”复盘时,该集团军战勤处处长王成军忧心忡忡地说,信息化战场作战节奏快、危险性高,保障要素不全就如同“缺枪少弹”一样,只有实行精细化战备模式,“以精胜粗”,才能真正贴近实战。

如今,该集团军部队整建制拉动,大到特种车辆,小到专用螺丝钉,战场所需装备物资一应俱全。记者登上一台油料车发现:机柴油、齿轮油等10余种油料、液体规范摆放;战备器材箱装得“满满当当”;齿轮、垫片等配件“一件不落”。

为保证装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该集团军接连走出“三步棋”——

模块编组伴随出动。按照模块抽组、功能完备的思路,将各级保障力量区分供、救、运、修等要素,融入梯队编组,伴随部队机动,提供及时有效保障。

建强保障人才方阵。按照无编装备按需定岗、同类装备定期换岗、不同装备分类轮岗的方法,加强业务骨干培养,实现一人多岗、一兵多用。

常态演练锤炼硬功。运用考核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全要素后勤战备拉动考核,每年组织不少于800公里机动训练,锻炼部队全要素出动能力。

战备物资管理系统、“毒液吸取器”……紧盯战场需求研发保障器材——

创新驱动,革新成果为战斗力“加码发力”

成千上万件后勤战备物资该如何管理?且看该集团军“高招”。

在某师后勤仓库,记者观察到,每件战备物资都有一张二维码“身份卡”。仓库保管员冯伟现场使用“红外探头”扫描二维码,只需几秒钟时间,出库量、库存量、摆放位置等信息,便逐一呈现在电脑显示屏上。

近年来,物资装备配发种类、数量逐渐增多,想要全部摸清其各自优长不容易。有时演训任务繁重,难免忙中出错,导致数据“卡壳”。为此,该集团军引进“动态视频捕捉”及“二维码射频”技术,研发“战备物资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海量保障物资的实时感知,还能做到对资源分发的精确调控。

“深刻变化的现代战争,正在慢慢‘撬动’后勤创新的需求杠杆。”该集团军副军长夏俊友坦言,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和保障需求的增长,传统保障手段已难以满足未来作战需要,他们紧盯战场需求,革新改造机动保障、警戒防卫、野战救护3大类近百种保障器材,大大增强了保障效能。

创新型保障器材为战场提供“制胜先机”。一次实弹射击演练中,一门火炮由于启动机电量不足无法正常启动。紧急时刻,炮长吕吉幸接通“应急启动电源”装置,火炮随即“满血复活”。吕吉幸兴奋地说:“别看这个装置不起眼,它可以同时启动10台炮车,可谓战场必备!”

未来战场环境残酷,被毒蛇、毒虫咬伤后如何处置?以往人工吸取方式易引发二次感染。一名医师借助“气压差”原理,研制出“毒液吸取器”,只要把吸杯对准伤口,轻提吸泵把手,毒液即可轻松被吸取至碘伏棉片中。

类似的革新成果还有很多:防止行军途中驾驶员打瞌睡的智能清醒头环,将野外用水净化为直饮水的单兵净水器……一项项革新器材,深受官兵好评。

一名炊事班战士现场演示便携式加热炉的使用方法:只见他揭开饭盒,取出菜饭,从底部抽出一张金属“卡片”,再添上酒精,“卡片”瞬间变成了一个“微型加热炉”。现场观摩的某团三营炊事班班长李阳兴奋不已:“这款加热炉方便、快捷,战场上官兵随时能吃上热乎饭了。”

革新成果为战斗力“加码发力”。去年,某机步团接受上级临机战备拉动考核,官兵闻令即动,空中梯队搭载直升机机动600余公里,摩托化梯队快速机动400余公里,提前2个小时到达预定地域。



上一篇: 【多图】反恐利器,让你大开眼界

下一篇: 【看点】为强化水上警情应对 首艘警用巡逻神奇亮相